重庆交通大学举办第十二期青年学者学术前沿交流会
2024年3月20日,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举办第十二期青年学者学术前沿交流会。本次会议以“基础设施安全与韧性”为主题,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焦柳丹和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金双双分别作专题学术汇报。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党委副书记郑旭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铭,党委常委、组织部长任海涛,党委常委、党政办主任杨既福出席交流会;人事处、科技处、研究生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交流会吸引了来自全校各学院的30余位青年学者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极端气候与地震灾害下的基础设施韧性管理创新路径。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繁发生,暴雨灾害已成为城市安全运营的最严峻挑战之一。”焦柳丹在汇报中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因地理位置特殊性,极易受暴雨灾害影响。他基于SPRC模型解析了暴雨灾害对轨道交通的作用机理,并提出从站点到线网的影响传导路径。为提升系统韧性,焦柳丹构建了多阶段评估模型。同时,他创新性地将木桶理论融入线网韧性评估。焦柳丹强调,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未来重点:“由于生态复杂和投入不足,农村地区防灾能力薄弱。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加强水利设施韧性,我们将深化农村基础设施适灾研究,助力乡村振兴。”
金双双聚焦抗震韧性技术,分享了在震损可控结构领域的突破。针对装配式建筑抗震需求,她研发了系列新型钢板剪力墙构件,解决传统设计中的刚度不足和破坏模式不可控问题。金双双还提出模块化波纹钢板剪力墙技术,实现标准化加工与高效安装,该技术应用于中冶建研院项目,大幅提高建造效率。针对川藏地区高烈度地震风险,金双双开发了全装配式自复位BRB装置,结合碟簧复位机制减少拱桥残余位移。她表示:“模块化建造是建筑工业化必然趋势,我们正联合企业申请科技成果奖,推动技术落地。”
宫辉书记高度评价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希望青年学者们能够继续深耕专业领域,聚焦交通行业的前沿问题,瞄准学科交叉的新方向,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学术研究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探索之旅,需要我们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学校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青年学者的成长和发展,为大家提供更好的学术环境和资源保障,期待各位学者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