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学校举行第三十一期青年学者学术前沿交流会

发布时间:2025-07-02 19:01 浏览:

7月2日上午,重庆交通大学第三十一期青年学者学术前沿交流会在南岸校区2919会议室举行。艺术设计学院青年学者何顺平与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学者邹杨分别就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专题汇报。重庆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宫辉,党委常委、副校长周建庭,副校长郑丹,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任海涛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

会上,艺术设计学院青年学者何顺平作《基于多模态数据的交通空间艺术要素对公共情绪体验影响研究》专题报告。他指出应关注桥下空间等“城市负空间”的艺术价值,何顺平通过采集图像、音频、生理信号等多模态数据,构建了城市感知分类模型,分析了多类交通艺术作品对公众情绪的影响。他以重庆交通空间为例,提出借助地域文化符号打造地标性艺术装置,激活灰空间,提升通勤环境品质。此外,他还分享了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创新实践,如开设《AIGC辅助设计》课程、建设校企合作元宇宙课堂等,旨在通过跨学科融合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数智化转型。

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青年学者邹杨则聚焦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海上风电漂浮式基础中的应用,系统介绍了UHPC材料在深远海风电基础结构中的应用前景与关键技术进展。他表示,团队已围绕UHPC漂浮式基础构建了数值模型与缩尺试验体系,围绕管节结构优化、接缝抗裂性能验证及极限承载力评估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后续团队将聚焦UHPC漂浮式风电基础关键技术,推动结构的长寿命设计与研究成果转化,助力深远海风电降本增效与规模化应用。

交流环节,与会学者深入围绕复合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结构适应性及多模态艺术装置对公众情绪调节的现实路径展开深入探讨,提出诸多创新性建议。

宫辉书记在会议最后指出,科研的意义不仅在于拓展知识边界,更在于回应时代命题、服务国家发展。他高度评价两位青年学者的研究视野与实践成果,勉励青年科研人员要立足岗位、面向未来,强化交叉融合意识,聚焦交通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重大课题,积极投身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科研攻关,争做引领学科前沿、服务国家战略的中坚力量。

喜讯:我校多位博士后入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7批面上资助 人事处教工党支部赴 “两路” 精神育人园开展党性教育活动